不少公立名校的光环正日益暗淡,公立名校缘何不如民办名校有竞争力?

文章 1266 2019年03月27日

 

生源资质不如、教材难度不如、教师收入不如、升学排行不如……与一些新近崛起的民办学校比起来,不少公立名校的光环正日益暗淡。在一些教育资源富集、竞争较为激烈的地区,义务教育阶段公立名校已不如民办名校,富娃牛娃上民办的“新鄙视链”已经出现。

 

选择上公立,你被鄙视了吗?

江苏南京市民李女士在孩子放寒假时与大学好友举家出游,交流了一番子女教育的心得。两个孩子都是二年级,区别在于一个就读于公立小学,一个就读于民办小学,两所学校全区排名来看水准相差无几。

“不比较还不知道,一比较让我有点焦虑了。”李女士告诉半月谈记者,上学期期末考试,在公立学校就读的女儿参加了全区统考,全班第一的成绩让她颇有点沾沾自喜。然而朋友的孩子期末考了两次,一次校考一次统考,孩子说,“老师说校考才是关键,因为区统考太简单了”。

另外,李女士的女儿报名参加了一项名为希望之星的英语竞赛,按照每周一次英语课的水平,初试就早早被淘汰了;而朋友的孩子除了希望之星,还参加了金书签语文阅读比赛、外研社杯英语阅读大赛等三四项竞赛,并且都进入了复试。同学的一句话更让她“受伤”:“公立嘛,不就那样。”

在广州,幼升小、小升初也是一场争取进入民办名校的大战。有的家长看中民办学校自编教材难度碾压统编教材。

家长李先生说:“与其上公立还得另外花钱学奥数,还不如努力上民办省心省力。”

还有的家长看中的则是民办学校能够不受“政策影响”。家长曹女士告诉半月谈记者,在去年公立学校全面叫停中小学生各种竞赛时,就读民办学校的女儿轻松获得全国小学生英语竞赛的一等奖。

“办学更灵活,参赛机会更多,还可以按排名分重点班,分层教育。公立都是各种水平的孩子混班,而且还要参加各种上面安排的、与学习无关的各种活动,太浪费时间。”

在家长帮等网络论坛上,关于幼升小、小升初究竟选公立还是民办的帖子下面,观点也常常呈现一边倒。

在一个《公办还是没有竞争力啊》的帖子下面,不少家长发表观点:“民办学校一般都是提前一年把新课学完,然后刷题。公立学校必须严格按照教学进度,一模前才结束新课,基本没有刷题机会。我们公立肯定竞争不过私立”“小升初,非一流公立娃,即使是班级第一,选择民办也很难(民办看不上)”……

公立名校的光环去哪儿了?一位教育工作者说,一方面,为了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均衡,近年来大量公立名校通过办分校的方式扩张,硬性推进教师流动,导致竞争优势逐步被稀释。

另一方面,源于竞争不对等,尤其是与公立免试就近入学不同,民办招生政策灵活,生源更有保障。

“归根结底,成绩是硬道理,为什么小学阶段公立还能跟民办抗衡,到了初中就全面垮塌?因为中考有考试啊,排名太难看了。”一位家长说。

据了解,南京中考排行榜上,民办初中占绝对优势;广州中考状元近年来也主要来自民办初中,700分以上的高分段人数里,民办学校学生占了相当大的比重。

高收入群体逃离公立学校?

近几年,一些教育专家纷纷担忧地提出了基础教育阶段“公退民进”的问题。今年初,北京大学学者王蓉一篇题为《高收入群体纷纷逃离公立学校,教育为什么让我们如此焦虑和不满?》的文章,呈现刷屏之势,引发舆论热议。

半月谈记者查阅教育部官网公布的历年教育统计数据发现,2017年全国小学招生1766.55万人,其中公立小学在校生1628.86万人,占比92.21%;全国初中招生1547.22万人,其中公立初中1338.13万,占比86.49%。

从招生数量上看,公立仍然占据绝对优势,但纵向比较,数据明确地显示出一条增长线:从2010年到2017年,民办小学招生占总招生人数的比例从5.6%增至7.8%,增幅超过39%;民办初中招生占比从8.9%增至13.5%,增幅超过51%。仅2017年,民办初中招生就增加了20.36万人,增幅达10.79%。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就义务教育阶段民办学校招生人数的变化做过调研分析。

他说,近年来民办中小学招生人数占比快速上升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经济条件好的家庭追求更优质的教育资源,将孩子送到民办名校;二是部分外出务工人员把孩子从农村薄弱公立学校转到县城或打工地上民办学校。

相对于家长们死盯升学率、教育专家偏重大局观,不少一线教育工作者谈起公立、民办的竞争,则显得委屈。

“公立学校师资好,民办学校生源好,而师资好不如生源好。”

广州某公立学校一位教师认为,好学生不须扬鞭自奋蹄,不费力教就可以出成绩,而差学生老师费了很大精力,经常还看不出显著效果。

南京一位初中数学老师也有类似抱怨,过去小升初考试能够把不同孩子分层,到一所学校的孩子资质大体相当,统一授课、步调一致。随着免试就近政策推行,为应付生源资质分化,公立初中采取设立实验班、重点班、快慢班的办法。

再后来不让分班,统统改成平行班或跑班。“你知道这对老师来说意味着什么吗?同一个课堂,有的孩子吃不饱,有的孩子吃不下。因材施教?没有可操作性。

民办学校招生政策优势也引发广泛争议。公办学校执行义务教育阶段免试就近入学政策越来越严,而民办学校受到的约束相对较少,这被视为不公平竞争。

当前,不少地方叫停了民办学校提前招生考试,改为面谈,并要求公、民同招。然而,据各地披露的民办学校面谈内容来看,面谈实际上是另一种形式的考试,内容仍然离不开以前笔试选拔的内容。

值得关注的是,高水平的师资也在逃离公立学校。在北上广等一线城市,有公立学校名师辞职自己办校外培训班,收入甚至是公立在职时的数十倍;还有的公立教师辞职去校外培训机构或民办学校任职,收入也是大幅增加。

办好公立学校是责任底线

生源资质不如、教材难度不如、教师收入不如、升学排行不如……当优质资源日益倾斜,有何隐忧?半月谈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似乎人人都在谈论着某种“不公平”,但仔细分析,每个人口中的“不公平”又角度不同,这也凸显了维护教育公平的不易。

从教育资源的分配来看,在优质教育资源稀缺、校际差距大的现状未能彻底改变的前提下,不同收入水平的家庭在谈论教育公平时的侧重点完全不一样。

对于一些中低收入群体而言,公退民进意味着教育贵族化,民办学校的高收费把家庭经济条件差的孩子拒之门外,是不良信号。

如果采取随机分配,例如越来越常见的“摇号”方式,优秀孩子的家长又认为不公平:“孩子这么努力这么优秀,为何不能选择读一个好的学校?因为学校的差异毁了孩子的前途,这才是最大的不公平!”

即便是那些有钱有能力进入了高端民办学校的家庭,也有人认为公立教育不能提供应有的优质服务,导致孩子未能享受免费义务教育,是另一种不公平。

而从公立与民办的竞争角度来看,公立学校认为,不能跟民办学校一样挑选生源,不能和民办学校一样自主办学,是不公平。

对于民办学校而言,承担了义务教育的社会责任并选择非营利,政府却没有给予与公立学校同等的生均拨款,已经不公平。如果民办教育促进法中,民办学校享有的自主招生权利得不到保障,将是雪上加霜,会大大打击民间资本进入教育的热情。

一般来讲,教育公平是指民众接受教育的机会平等。但是,公平不是绝对的,什么样的格局有助于维护最大程度上的公平,值得深思。

多位教育界人士认为,办好公立教育是政府的责任底线。义务教育阶段如果持续地公退民进,可能影响阶层流动和社会活力,危害深远。

华南理工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研究助理杨海燕最近发表的一篇《公办学校可以兜底但绝不能垫底》的文章指出,在江苏、广东等地调研发现,公立学校办学质量受质疑,优秀生源纷纷流向民办学校,这样的趋势如不加以制止,将会丧失一块维护教育公平的重要领域。

中山大学中国公共管理研究中心特聘副研究员王捷认为,基础教育很大程度决定未来的成功,公退民进往往意味着高收费,意味着教育排斥、区隔部分中低收入人群,造成不平等的代际传递。

“高学费实际上已经对学生进行了筛选。从统计上看,经济条件好的家庭,家庭文化资本较多,学生早期发展较好,基础较好,自然学习成绩好。”

王捷说,这样就会形成学校的马太效应,好家庭、好学生、高收费、高社会声望,自然就能吸引到好老师,甚至把公立名校的老师都吸引过来,好老师再吸引来好家庭,如此循环,容易造成赢者通吃。